Monday, July 7, 2008

吵闹的《雏菊》/ Sedmikrasky (1966)

Photobucket Photobucket

影名:Sedmikrasky/Daisies

译名:雏菊/雛孖菊

发行时间:1966年

地区:捷克斯洛伐克

导演:Vera Chytilova

昨晚10点开始复习德语考试, 竟然立刻就有了想睡的冲动,于是拣了个cult来提神。虽说是不想学习的借口,结果却很有效,凌晨三点才有点睡意。 想说的是:不要错过此片。

和海报的宣传词一样,这是一部闹剧。剧情很简单,色彩、音乐、画面配合的天衣无缝在片头不断交替的机械和战争画面、不连贯的滑稽进行曲中便已突显。光色随着人物心情或对话变化而变换在Godard的《蔑视》(Le Mépris, 1963)中有过比较明显的发挥,而Godard的片子声、色、图之间的联系都较为模糊,有时配乐也让人摸不着头脑。相比之下,我更喜欢《雏菊》各要素的紧密联系,尤其是那些木偶,机械关节活动的配音,舞蹈也不乏美感。

1966年, 捷克和斯洛伐克还叫捷克斯洛伐克。主角是两位桀骜不羁的小姑娘,行为前卫胡闹。她们以圣人自居(头顶天使花圈,声称圣洁, virgin,吃青果...),女权(戏弄富有的中老年男士,不屑爱情...),最大的乐趣是糟蹋食物,同时乐于扰乱秩序,受到忽视会有失落。这一切藐视规则和传统的行为,以及夹杂片中的战争破坏场面映射着什么呢?^0^ 值得注意的是片中不少男性角色用“你们不属于这个世纪(eng sub: You don't belong to this century)”或者“你不属于凡间”来形容她们。结尾导演也写到“Tento film je věnován těm kteří se rozhořčují pouze nad poslapanym salatem(这部电影献给那些精神生活完全混乱的人)"。是什么带来精神混乱, 是我们乱还是她们乱了?

废话少说,上截图(又是暴风,画质不好,抱歉):

Photobucket

Photobucket

Photobucket

Photobucket

与《维莉蒂安娜》(Viridiana, 1961)一样亵渎餐桌,和《极乐大餐》(La Grande bouffe, 1973)一样倒胃口,而最后的“改过”造型不知是否为《铁男》(Tetsuo, 1989)借鉴过?结局不让人难过,只是有点失落。

Photobucket

Photobucket

Photobucket

Photobucket

0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