螺蛳粉,自己私译为Luosi Rice Noodle,要说螺蛳是gasteropod或者whorl都不够有亲切感。一位朋友说叫snail's cousin还满贴切的。“蛳”字虽然右部为“师”,发的却是"si"的平舌读音。初到北方我和同学说起,他们还以为是南方人平卷舌不分的缘故。
螺蛳粉的“螺蛳”是指体积小、肉甜的石螺。而田螺体积虽大,却没有石螺爽脆。单是嗦的话,个人比较好田螺。据说田螺有清热明目的功效(前提是不和酸笋搭配)。除底汤外,酸笋、花生、腐竹也是螺蛳粉不可或缺的部分,如果店主或者摊主大方点,用骨头汤做底的话就更加好吃了。出了柳州,螺蛳粉都统统变味, 好象只有柳州的水土才能养好螺蛳粉。
右图是07暑假回家时的吃“爱民”螺蛳粉,同去的还有小白和细瘪。那时候下料较足,又有卖相,味道也好。每次还要加一碗冰绿豆沙,或者一杯“地下铁”。08过年时和妈妈再去,“爱民”就变得很一般了。排队打粉的人还是排到门外,但是总不得辣椒,还经常没有青菜,服务态度也变差!
还好,还有西环“肥仔”超级路边摊救急,终于了解为什么肥仔这么多年都不开分店了。最徒有虚名的就是青云“高记”,还号称全柳唯一上过央视的螺蛳粉, 吃完一次我反胃一次。DouBan的“柳州螺蛳粉”小组里有螺蛳粉地图,细看了一下,口碑好的还差“奶姥”和胜利路的“秋菊”没去过。以前“昌华轩”还叫“香螺轩”的时候还不错,就是没有消毒碗,现在换了大店面也还是老样子,味道也差了。
在北方读了3年书,始终没有归属感,菜里的豆油也让我没有什么食欲,到处不是饼就是面,好不容易有个米线味道又太北方。真想家,想念林记猪脚,林记卷粉,还有谷埠街的一元一只的卤鸭脚,不知道涨价没。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